網(wǎng)站建設施工方案如何百度收錄自己的網(wǎng)站
前言
很多人都想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,但是,可能因為兩個問題,阻礙了自己的高效提升:
-
學什么?
-
怎么學?
本文將從自己的學習實踐出發(fā),針對這兩個問題,給出自己的一套學習流程。
1. 收集學習目標–Doit
有時候,看到一個自己不了解的概念,我們可能會去立即搜索這個概念具體是什么。但也有很多時候,當時可能不會去搜索,而過一段時候后,我們也就忘記了剛才的這個概念,于是這個概念就依然是我們的知識盲點。
如果這個概念本身沒啥用,那倒沒什么問題,但如果這個概念,其實是一個對自己工作或生活很重要很有價值的概念,那我們也就錯過了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。
我們對事物認知的演變過程,學習可以分為4個階段:
-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——無知無畏(保持好奇)
- 知道自己不知道——聞雞起舞(深入理解)
- 知道自己知道——了然于胸(有意識的去應用)
- 不知道自己知道——隨心所欲(內(nèi)化成潛意識)
推薦一個 GTD 工具:Doit.im 來幫助我隨時隨地收集一切自己不太清楚但感興趣的東西
這是一個跨平臺的工具,手機端和電腦端都有。
**隨時隨地,立即收藏。**在收藏了之后,我們可以對這些東西進行處理:
-
刪除沒用的目標
-
合并類似的目標
-
細化很難的目標成一組子目標
-
分類到不同的清單里面,方便后期的跟進
當你有了這個一個任務清單以后,該學什么還是問題么?按照目標清單一個個的去深入了解吧。
通常在我們深入了解的過程中,會發(fā)現(xiàn)這些表面上的概念,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越來越多的未知概念,我們的目標清單會越來越龐大。至于如何在收集好了目標之后,后期如何對這些目標進行分類管理,那就看自己的個人實踐,沒有完美的管理方法,只有適合自己的管理方法。
2. 搜索學習資料–Google
關(guān)于 Google 的搜索技巧,主要有這幾種:
-
加雙引號,“關(guān)鍵詞”,進行完全匹配
-
使用*,進行模糊匹配
-
使用site:網(wǎng)址,進行指定站點搜索
-
使用filetype:文件類型,進行指定文件類型搜索,下載資料很有用
3. 建立學習標簽–Evernote
在搜索到相關(guān)文章后,下一步就是粗讀這些文章了,一般限時3分鐘以內(nèi),粗讀的目的在于:
-
快速瀏覽,了解概況
-
決定是否收藏到印象筆記,以進行更深入的精讀
在粗讀這些文章的時候,發(fā)現(xiàn)有的文章很好,很有啟發(fā)性,這個時候,一般做法就是保存到書簽,但是,這里我推薦使用 印象筆記,理由如下:
-
跨平臺,收集一切,電腦上有瀏覽器插件可以快速收藏網(wǎng)頁,手機上有微信服務號可以快速收藏公眾號文章,郵件也可以轉(zhuǎn)發(fā)給自己的印象筆記郵箱。無論是網(wǎng)上的文章,還是自己原創(chuàng)的長期目標、臨時備忘、反思日記、工作周報、月度總結(jié)、年度計劃,或是自己收集整理的技術(shù)博客,統(tǒng)統(tǒng)可以聚合收藏到印象筆記,進行統(tǒng)一的管理。沒有管理,就沒有記錄。記錄只是管理的第一步,沒有跟進、反饋、修正,也不會有很好的效果。
-
快速編輯,比起同類的有道云筆記和為知筆記,它的打開速度是最快的,有時想在電腦上記錄點什么東西,為知要打開半天
-
強大的全文搜索,只要是存在印象筆記里面的,哪怕我忘記標題是什么了,只要記得里面的任意一句話一個詞,就可以快速搜索到
-
支持自定義搜索條件,比如支持tag、created、notebook等等各種篩選條件
可以說,如果Google是我的圖書館的話,那么印象筆記就是我的小書架。
沒有標簽,就沒有收藏
如果你存到了印象筆記,但是卻沒打上標簽,這個收藏其實沒有多大作用,收藏到印象筆記和直接去 Google 再去搜索并沒有很大的差別。
至于為什么要打標簽,我的理由是:
-
方便主題式閱讀。在閱讀統(tǒng)一標簽、不同文章時,我們會進行橫向的比較,對這個標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。
-
防止中斷。對于一些比較艱深的標簽,可能一次是沒有辦法吃透的,可能需要幾天,甚至更長的時候去學習。收集到印象筆記并且打了標簽之后,可以逐次的慢慢閱讀,停留在瀏覽器的話,可能關(guān)閉了這篇文章就再也不會打開了。很多時候,我們可能看過很多文章,了解了很多概念,但這些概念多半浮于表面,真正讓自己說出來的話卻又說不清楚。這就是因為理解不深刻,打上標簽,多次閱讀,有助于加深理解。
-
方便以后的回顧。一方面,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復習的過程,沒有復習就沒有學習。另一方面,看著自己的標簽庫越來越豐富,也是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的,這就是叫自己的學習成果可視化,以促進自己的進一步,形成一個正反饋機制。
4. 整理學習腦圖–幕布
在精讀 Evernote 收集的筆記的過程中,覺得是重點的地方,不妨劃線標注下,這樣,下次回顧的時候,會更有針對性一些,提高回顧的效率。
當精讀完成的差不多的時候,這個時候,就該去將收集到了標簽進行結(jié)構(gòu)化整理了,也就是去畫一個思維導圖。這里我推薦使用一個思維導圖工具:幕布
推薦理由如下:
-
方便整理結(jié)構(gòu)化的內(nèi)容,構(gòu)建清晰的思維邏輯
-
編輯體驗很好,個人覺得比XMind更流暢,主題的拖動和新建都很方便,寫的爽才能寫得久
-
云端文檔存儲,不像XMind是本地存儲,不怕丟失,不過編輯的時候最好還是使用本地客戶端來編輯
5. 記錄學習筆記–CmdMarkdown
使用 Markdown 語法,整理成一篇文章,最好還能分享出去。
Markdown 的優(yōu)點如下:
-
純文本,所以兼容性極強,可以用所有文本編輯器打開。讓你專注于文字而不是排版。
-
格式轉(zhuǎn)換方便,Markdown 的文本你可以輕松轉(zhuǎn)換為 html、電子書等。
-
Markdown 的標記語法有極好的可讀性。
通過分享自己的學習筆記,取之于網(wǎng),還之于網(wǎng),讓別人來幫忙檢查自己的學習成果,那肯定比自己一個人閉門造車,更有意義一些。而且,當你想到有人會來看你的文章,你寫的時候,也會更嚴謹一點,可以減少隨意性,督促我們寫出更高質(zhì)量的筆記。
另外,人畢竟是社會性的,我們也渴望著別人的認可,分享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成就感,尤其是真正幫到了別人的時候。一個人默默寫筆記,可能能堅持寫個十幾篇,如果是公開寫博客,有讀者的反饋和認同,那可能更容易堅持下去一些。畢竟,寫作,是一段孤獨的旅程。
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