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系網站建設網絡產品運營與推廣
前言:2023年5月17日14:00-17:00,與實驗室其他同學一起旁聽了本實驗室的博士論文答辯。接下來,我對博士畢業(yè)答辯的大致流程進行簡要介紹,并對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注意事項進行總結歸納,供畢業(yè)生參考。
目錄
- 1. 準備階段
- 2. 匯報期間
- 3. 提問環(huán)節(jié)
- 4. 專家評議
1. 準備階段
- 儀容儀表:穿著注意正式端莊,有兩位學長特地著正裝出席,或選擇穿襯衣答辯。
- 會場布置:預先在墻上張貼橫幅,并提前為答辯組專家準備好水果和茶水、礦泉水等,及時為答辯專家添水。(看老師們在學長們匯報期間水果吃得津津有味)
PS:出席答辯的專家都是本市其他高校的大小同行,我在私底下還谷歌學術了一下🤫
2. 匯報期間
匯報時長:控制在每人 30 min 左右。
匯報期間:語速不宜過快,口齒清晰,講究抑揚頓挫,吸引聽眾注意力。(坐在角落一邊旁聽,一邊暗中觀察,感覺各位答辯組專家都在摸魚是怎么回事🤔?)
3. 提問環(huán)節(jié)
來到答辯組的專家提問環(huán)節(jié),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可以明顯分辨出專家對于當前匯報中研究內容的了解程度。當然,有些問題還是十分專業(yè)的,在此不一一列舉。下面總結一下提問環(huán)節(jié)幾位專家提到的現場博士畢業(yè)論文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。
- 整體布局層面
- 博士論文題目范圍范圍不宜過大,與各個章節(jié)的契合程度要足夠強;
- 布局謀篇時不同章節(jié)之間的關系(平行還是遞進?)要有所體現。
- 文字表述層面
- 謹慎使用“首次”等創(chuàng)新性字眼;
- 數學表達式要具有一定的規(guī)范性;(帶著批判的眼光去引用現有的表達方式)
- 最好是引用已發(fā)表 / 已錄用的參考文獻,如果參考文獻很多都是 arXiv 預印版,會給人一種不好的印象。
- 圖表描述層面
- 論文中每個插圖的位置要合理,最好與對應的文字描述部分相近。
- 文章格式層面
- 有位學長的博士論文每一章開始都會有一段“內容提要”,與其他同學的格式有所差異。在撰寫畢業(yè)論文時,最好使用學校統一的模板;
- 在打印成紙質版的畢業(yè)論文供答辯組專家翻閱時,紙張的質量和論文字號的大小會對整本博士論文的厚薄有所影響,用答辯組專家的話說,同樣是100多頁,比較薄的那本論文就比較吃虧……)
4. 專家評議
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,答辯組專家綜合答辯者表現,對答辯者博士學位的授予與否進行商討,若無異議則由答辯主席宣讀評議結果。至此,一場完整的博士畢業(yè)答辯就結束啦!
后記:回想起之前旁聽過的碩士畢業(yè)答辯,綜合本次的博士論文答辯,總體來說,感覺答辯現場的整體氛圍還是比較輕松和諧的,畢竟老師們之間都互相認識,也不好問出太刁鉆的問題🤔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