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山公司網(wǎng)站建設(shè)成都優(yōu)化官網(wǎng)公司
并聯(lián)RLC電路分析
文章目錄
- 并聯(lián)RLC電路分析
- 1、概述
- 2、AC的行為
- 3、替代配置
- 3.1 帶阻濾波器
- 3.2 帶通濾波器
- 4、總結(jié)
電子器件三個基本元件的串聯(lián)行為已在我們之前的文章系列 RLC 電路分析中詳細介紹。 在本文中,介紹了另一種稱為并聯(lián) RLC 電路的關(guān)聯(lián)。
在第一部分中,我們介紹基本的并聯(lián) RLC 電路并重點關(guān)注其阻抗。
第二部分重點介紹并聯(lián) RLC 電路的交流行為。 我們重點介紹并解釋了并聯(lián) L//C 配置引起的諧振現(xiàn)象,該配置解釋了并聯(lián) RLC 電路的一些特性。
為了總結(jié)這兩篇有關(guān) RLC 電路的文章,最后一節(jié)介紹了替代配置。
1、概述
并聯(lián) RLC 電路由電阻器、電容器和電感器組成,它們在端子上共享相同的電壓:
由于電壓保持不變,因此并聯(lián)配置的輸入和輸出被視為電流。
對于并聯(lián)配置,總阻抗的倒數(shù) ( Z R L C Z_{RLC} ZRLC?) 是每個組件的倒數(shù)阻抗之和: 1 / Z R L C = 1 / Z R + 1 / Z L + 1 / Z C 1/Z_{RLC}=1/Z_R+1/Z_L+1/Z_C 1/ZRLC?=1/ZR?+1/ZL?+1/ZC?。 換句話說,電路的總導(dǎo)納是每個元件的導(dǎo)納之和。
該總導(dǎo)納滿足:
從等式1 可以清楚地看出,當 1 / L ω ? C ω = 0 1/L\omega-C\omega=0 1/Lω?Cω=0 時,阻抗在特定的 ω \omega ω 值處達到峰值。 該脈動被稱為共振脈動 ω 0 \omega_0 ω0?(或共振頻率 f 0 = ω 0 / 2 π f_0=\omega_0/2\pi f0?=ω0?/2π)并且由 ω 0 = 1 / L C \omega_0=1/\sqrt{LC} ω0?=1/LC?給出。
2、AC的行為
阻抗的快速分析可以揭示并聯(lián) RLC 電路的行為。 實際上考慮并聯(lián) RLC 電路的組件的以下值: R = 56 k Ω R=56k\Omega R=56kΩ、 L = 3 m H L=3 mH L=3mH 和 C = 5 μ F C=5\mu F C=5μF。
根據(jù)這些值,我們可以計算出系統(tǒng)的共振頻率 ω 0 = 2.6 × 1 0 5 \omega_0=2.6×10^5 ω0?=2.6×105 rad/s。 該電路由幅值為 5A 的交流電源供電,頻率從DC 到 4 × 1 0 5 4×10^5 4×105rad/S。
圖 2 是總阻抗和輸出電流與提供給電路的角脈動 ω \omega ω的函數(shù)關(guān)系圖:
該圖清楚地表明,在諧振頻率附近,電路的阻抗達到峰值,這導(dǎo)致在同一頻率附近電流輸出下降。
讓我們關(guān)注電路中發(fā)生的情況,更準確地說是電容器和電感器之間發(fā)生的情況,以了解這種行為。 因此,首先考慮電容器初始充電的 L//C 配置。 下圖顯示了稱為共振的循環(huán)中涉及的步驟:
圖 3 中必須注釋很多內(nèi)容。首先,紅色和綠色箭頭分別表示電容器兩端的電場和電感器兩端的磁場。 箭頭指示磁場的方向,充滿電的組件用許多箭頭表示,而放電的組件則沒有箭頭。
這些數(shù)字代表循環(huán)的步驟,數(shù)字8之后的下一步是步驟1。正如這一系列圖中突出顯示的,諧振現(xiàn)象是由于電容器和電感器之間發(fā)生的相互充電和放電造成的。 該循環(huán)發(fā)展的速度由共振頻率 f 0 = 1 / ( 2 π L C ) f_0=1/(2\pi\sqrt{LC}) f0?=1/(2πLC?)給出。
在實際電路中,這個循環(huán)當然不是永久的,因為內(nèi)部電阻通過焦耳加熱來耗散能量。 然而,交流電源可以迫使電路維持電感器和電容器之間的電流交換。
具體來說,當 ω s o u r c e = ω 0 \omega_{source}=\omega_0 ωsource?=ω0? 時,能量交換最大,所有電流都在這兩個組件之間流動,而主線中沒有電流穿過電阻(見圖 4)。 理解這一點的另一種方法是通過電抗的概念。 我們提醒您,電容器 ( X C X_C XC?) 和電感器 (XL) 的電抗由下式給出:
由 ω 0 \omega_0 ω0?的定義可知 X C ( ω 0 ) = X L ( ω 0 ) X_C(\omega_0)=X_L(\omega_0) XC?(ω0?)=XL?(ω0?)。 因此,由于電感器中 +90° 的相移和電容器中 –90° 的相移導(dǎo)致 180° 的相位差,組件上的電流相等,但方向相反。 這種現(xiàn)象可以在圖 3 中的步驟 2 和 4 或步驟 6 和 8 中看到。
當工作在 ω 0 \omega_0 ω0? 附近時,這種配置通常稱為抑制電路。 我們將在下一節(jié)中詳細介紹這一點,其中我們將展示 L//C 電路可以與電阻器串聯(lián)以創(chuàng)建帶阻濾波器。
3、替代配置
3.1 帶阻濾波器
混合并聯(lián)和串聯(lián)設(shè)計的一種可能有趣的配置是與輸出負載串聯(lián)的并聯(lián) LC 濾波器,我們在下面將該電路稱為 ( L / / C ) ? R (L//C)-R (L//C)?R。 下面的圖 4 給出了該架構(gòu)的表示:
如果我們將 Z L / / C Z_{L//C} ZL//C? 稱為并聯(lián) LC 配置的阻抗,則可以寫成 V i n = V o u t + Z L / / C × I V_{in}=V_{out}+Z_{L//C} \times I Vin?=Vout?+ZL//C?×I。 知道 I = V o u t / R I=V_{out}/R I=Vout?/R 并通過 V o u t V_{out} Vout? 對表達式進行因式分解,我們可以在幾步之后寫出 (L//C)-R 電路的傳遞函數(shù):
我們考慮 L = 3 m H L=3mH L=3mH、 C = 5 μ F C=5\mu F C=5μF、 R = 10 k Ω R=10k\Omega R=10kΩ 和 20 k Ω 20k\Omega 20kΩ。 繪制此傳遞函數(shù)后,我們會清楚地看到 (L//C)-R 電路充當帶阻濾波器,其頻率 ω 0 \omega_0 ω0? 與基本并聯(lián) RLC 電路相同:
圖5還強調(diào)了這樣一個事實,即當電阻增加時,該帶阻濾波器的帶寬 △ ω \triangle\omega △ω變得更窄,這與RLC系列文章中給出的品質(zhì)因數(shù)的定義相矛盾 Q s e r i e s = ( 1 / R ) L / C = ω 0 / △ ω Q_{series}=(1/R)\sqrt{L /C}=\omega_0/\triangle\omega Qseries?=(1/R)L/C?=ω0?/△ω。
事實上,這個定義對于并聯(lián)電路無效,并聯(lián)配置的公式變?yōu)? Q p a r a l l e l = 1 / Q s e r i e s = R C / L Q_{parallel}=1/Q_{series}=R\sqrt{C/L} Qparallel?=1/Qseries?=RC/L?,這解釋了之前指出的圖 4 中的行為。
并聯(lián)RLC電路的特性參數(shù)實際上是串聯(lián)RLC電路的倒數(shù)。
3.2 帶通濾波器
一個有趣的概念,稱為對偶性,使我們能夠從另一個電路的知識中直接找到一個新電路的行為。 從以下事實推導(dǎo)出:適用于特定配置的電流或電壓的方程可以應(yīng)用于對偶配置的對偶量。
讓我們更清楚一點,并再次考慮上面詳細介紹的帶阻濾波器示例。 我們將此配置稱為 (L//C)-R,因為并聯(lián) (//) LC 電路與電阻 R 串聯(lián) (-)。我們已經(jīng)看到該電路充當電壓的帶阻濾波器。
該電路的對偶是 (L//R)//R 電路,如圖 6 所示:
對偶概念告訴我們,這個對偶電路充當帶阻濾波器的對偶電路,帶阻濾波器是帶通濾波器。 為了驗證這一結(jié)論,我們可以首先寫下 I i n = I o u t + Y L / / C × V o u t I_{in}=I_{out}+Y_{L//C} \times V_{out} Iin?=Iout?+YL//C?×Vout?,這與上一節(jié)所示的方程相同,但適用于電流,如對偶概念所述。 Y L / / C Y_{L//C} YL//C? 是配置 L//C 的導(dǎo)納,等于 1 / Z L / / C 1/Z_{L//C} 1/ZL//C?。
知道 V o u t = R × I o u t V_{out}=R \times I_{out} Vout?=R×Iout?并用 I o u t I_{out} Iout? 對表達式進行因式分解,得到:
我們可以看到,方程 3 與方程 2 非常相似,但虛數(shù)項相反,這導(dǎo)致了帶通濾波器的行為。 我們可以再次考慮相同的值 L = 3 m H L=3mH L=3mH、 C = 5 n F C=5 nF C=5nF、 R = 10 k Ω R=10k\Omega R=10kΩ 和 20 k Ω 20k\Omega 20kΩ,并繪制該傳遞函數(shù),以便總結(jié)本節(jié)并確認帶通濾波器:
4、總結(jié)
- 并聯(lián) RLC 電路的行為與串聯(lián)配置有很大不同。 這是由于 L//C 電路的能量相互交換現(xiàn)象(稱為諧振)造成的。
- 這種現(xiàn)象是由于互連的電感器和電容器之間發(fā)生相互放電/充電造成的。 理論上,這種電路的阻抗在稱為諧振脈動(或 f0 的諧振頻率)的特定脈動 ω0 處趨向于無限值。 在實際電路中,該阻抗由于內(nèi)部電阻行為而達到峰值。
- 我們在上一節(jié)中已經(jīng)看到,與輸出負載串聯(lián)集成可以制成帶阻濾波器。 然而,并聯(lián)連接會導(dǎo)致相反的濾波器:帶通濾波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