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5響應式網(wǎng)站建設常州seo招聘
文章目錄
- 前言
- 一、使用注解儲存 Bean 對象
- 1.1 配置掃描路徑
- 1.2 類注解儲存 Bean 對象
- 1.2.1 @Controller(控制器存儲)
- 1.2.2 @Service(服務儲存)
- 1.2.3 @Repository(倉庫存儲)
- 1.2.4 @Component(組件儲存)
- 1.2.5 @Configuration(配置儲存)
- 1.2.6 Bean 命名規(guī)則
- 1.3 五大類注解的作用
- 1.3.1 為什么有這么多的注解
- 1.3.2 類注解之間的關系
- 1.4 方法注解儲存 Bean 對象
- 1.4.1 @Bean 注解的使用
- 1.4.2 Bean 對象重命名
- 二、使用注解獲取 Bean 對象
- 2.1 Bean 對象通過注解獲取的方法
- 2.2 三種注入方法的使用
- 2.2.1 屬性注入
- 2.2.2 Setter 注入
- 2.2.3 構造方法注入
- 2.3 三種注入方法的優(yōu)缺點
- 2.4 @Resource 注入
- 2.5 @Autowired 和 @ Resource的區(qū)別
- 2.6 注入同一類型的多個 @Bean 報錯問題
- 2.6.1 報錯問題
- 2.6.2 使用 @Resource(name="XXX") 解決
- 2.6.3 @Autowired 配合使用 @Qualifier 解決
前言
前面的文章詳細的介紹了 Spring 對象的創(chuàng)建,以及對 Bean 對象的存取操作,但是通過配置文件注冊 Bean 對象以及使用 ApplicationContext
或 BeanFactory
的方式獲取 Bean 對象的操作就顯得格外的復雜。因此,本文主要就是詳細介紹了一種更加簡單的方式來實現(xiàn)對 Bean 對象更加簡單的儲存和讀取操作。
在 Spring 中,要想更加簡單的實現(xiàn)對 Bean 對象的儲存和使用,其核心就是使用注解
,本文主要就是演示如何使用注解實現(xiàn)對 Bean 對象的存取操作。
一、使用注解儲存 Bean 對象
在之前儲存 Bean 對象的時候,還需在 spring-congig
文件中添加一行 <bean>
內(nèi)容才行,而且,每需要新增一個 Bean 對象到 Spring 容器中就需要新增一行,這樣的操作就顯得非常麻煩了。
而現(xiàn)在只需要使用一個注解
就能代替這一行 <bean>
內(nèi)容,此時就變得非常方便。想要通過注解的方式將對象儲存到 Spring 容器中,主要有兩種注解類型可以實現(xiàn):
-
使用類注解(五大類注解):
@Controller
(控制儲存):驗證用戶請求的數(shù)據(jù)合法性,相當于安保系統(tǒng);@Service
(服務儲存):用于編排和調(diào)度具體的執(zhí)行方法;@Repository
(倉庫儲存):持久層,與數(shù)據(jù)庫進行交換;@Component
(組件儲存):相當于工具類;@Configuration
(配置儲存):項目中的一些配置。
-
使用方法注解:
@Bean
:作用在方法上,需要配合上述的類注解使用。
但在此之前還需要配置一下掃描路徑
。
1.1 配置掃描路徑
在 spring-config.xml
文件中添加如下一行記錄:
其含義是,指定一個 base package
,即所有需要添加到 Spring 容器中的 Bean 對象都在 base package
所指定包或者其子包下。這里我知道的包是com.spring.demo
,那么就意味著,如果不是此包下的 Bean 對象,即使加上了注解,也不會被添加到 Spring 容器中。
1.2 類注解儲存 Bean 對象
1.2.1 @Controller(控制器存儲)
使用 @Controller
注解儲存 Bean 對象:
@Controller
public class StudentController1 {public void sayHi(){System.out.println("do studentController1 sayHi().");}
}
使用 ApplicationContext
的方式獲取 Bean 對象: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=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("spring-config.xml");StudentController1 studentController1 =context.getBean("studentController1", StudentController1.class);studentController1.sayHi();
}
關于 Bean 對象的命名規(guī)則可見后文。
1.2.2 @Service(服務儲存)
使用 @Service
注解儲存 Bean 對象:
@Service
public class StudentController2 {public void sayHi(){System.out.println("do studentController2 sayHi().");}
}
獲取 Bean 對象:
StudentController2 studentController2 =context.getBean("studentController2", StudentController2.class);
1.2.3 @Repository(倉庫存儲)
使用 @Repository
注解儲存 Bean 對象:
@Repository
public class StudentController3 {public void sayHi(){System.out.println("do studentController3 sayHi().");}
}
獲取 Bean 對象:
StudentController3 studentController3 =context.getBean("studentController3", StudentController3.class);
1.2.4 @Component(組件儲存)
使用 @Component
注解儲存 Bean 對象:
@Component
public class StudentController4 {public void sayHi(){System.out.println("do studentController4 sayHi().");}
}
獲取 Bean 對象:
StudentController4 studentController4 =context.getBean("studentController4", StudentController4.class);
1.2.5 @Configuration(配置儲存)
使用 @Configuration
注解儲存 Bean 對象:
@Configuration
public class StudentController5 {public void sayHi(){System.out.println("do studentController5 sayHi().");}
}
獲取 Bean 對象:
StudentController5 studentController5 =context.getBean("studentController5", StudentController5.class);
1.2.6 Bean 命名規(guī)則
通過上述代碼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在創(chuàng)建 Bean 對象的時候,都是使用的標準 “大駝峰” 的命名方式,而讀取的時候 Bean 的名稱則是其類名稱的首字母小寫,即小駝峰。
但是,此時創(chuàng)建一個 SController
類,并使用注解將其添加到 Spring 容器中,那么此時它的 Bean 對象的名稱是什么呢?根據(jù)上面代碼的規(guī)律,難道還是SController
嗎?
SController sController = context.getBean("sController", SController.class);
當運行程序的時候,發(fā)現(xiàn)報錯了:
其意思是不存在名稱為 sController
這樣 Bean 對象。此時如果將其改成 SController
,會是正確的嗎?
此時發(fā)現(xiàn)便能正常運行了。
關于 Bean 的名稱生成的源碼:
- 查找 beanname,選擇
AnnotationBeanNameGenerator
類
- 繼續(xù)查找
- 繼續(xù)查找
4. 找到了源碼,即Introspector
類下的decapitalize
方法
該方法通過檢查字符串的首字母是否為大寫,并且第二個字符也是大寫的情況下,直接返回原字符串,不做小寫化處理。這樣做是為了避免一些特殊情況下,例如縮寫或首字母縮寫詞,不被誤處理。
1.3 五大類注解的作用
在Spring框架中,五大類常用的注解,分別是:@Component、@Controller、@Service、@Repository和@Configuration。
-
@Component
: 通用的組件注解,表示類是一個Spring管理的組件(Bean)。 -
@Controller
: 用于標識控制器類,通常用于Spring MVC中,處理HTTP請求和視圖渲染。 -
@Service
: 用于標識服務類,表示該類提供一些業(yè)務邏輯處理。 -
@Repository
: 用于標識倉庫類,表示該類用于數(shù)據(jù)訪問,通常與數(shù)據(jù)庫交互。 -
@Configuration
: 用于標識配置類,表示該類包含Spring配置信息,通常與@Bean
一起使用,用于定義 Bean。
1.3.1 為什么有這么多的注解
通過上面代碼的演示,發(fā)現(xiàn)這些注解的功能都是一樣的,既然都是一樣的為什么還需要有這么多不同的注解呢?
Spring 之所以提供這么多的注解,是為了更好的組織和管理應用程序的組件和依賴關系。因為每個注解都有自己特定的用途,讓開發(fā)人員在應用程序中能夠更方便地標識和區(qū)分不同類型的類。同時也提現(xiàn)了程序的工程分層:
- 其中
@Controller
表示的是控制層,負責與用戶進行交互,以及驗證用戶提交數(shù)據(jù)的合法性; @Service
表示的是服務層,用于編排和調(diào)度具體的執(zhí)行方法,相當于車站中的服務臺;@Repository
表示的是持久層,負責將數(shù)據(jù)持久化儲存,通常需要與數(shù)據(jù)庫進行交互。
以上三個層次實現(xiàn)了程序的工程分層,同時也是 Java EE 標準分層的最核心分層。
1.3.2 類注解之間的關系
-
查看
@Controller / @Service / @Repository / @Configuration
等注解的源碼發(fā)現(xiàn):
它們都是
@Component
子類注解,這意味著,被標注為@Controller / @Service / @Repository / @Configuration
的類也被視為@Component
。 -
另外,
@Configuration
注解是一個特殊的注解,它表明該類是 Spring 的配置類,用于定義 Bean 和配置應用程序的其他元素。配置類中的@Bean
注解用于定義 Bean。
1.4 方法注解儲存 Bean 對象
首先創(chuàng)建一個 User 實體類:
package com.spring.demo.entity;/*** 普通的用戶實體類*/
public class User {private Integer uid;private String username;private String password;private Integer age;public Integer getUid() {return uid;}public void setUid(Integer uid) {this.uid = uid;}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() {return username;}public void setUsername(String username) {this.username = username;}public String getPassword() {return password;}public void setPassword(String password) {this.password = password;}public Integer getAge() {return age;}public void setAge(Integer age) {this.age = age;}@Overridepublic String toString() {return "User{" +"uid=" + uid +", username='" + username + '\'' +", password='" + password + '\'' +", age=" + age +'}';}
}
1.4.1 @Bean 注解的使用
創(chuàng)建一個組件類 UserBeans
,并使用方法注解 @Bean
將 User 類添加到 Spring 容器中:
@Controller
public class UserBeans {@Beanpublic User getUser(){User user = new User();user.setUid(1);user.setUsername("王五");user.setPassword("123456");user.setAge(18);return user;}
}
注意,使用方法注解 @Bean
的時候需要搭配五大類注解才能生效。
獲取 Bean 對象: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=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("spring-config.xml");User user = context.getBean("getUser", User.class);System.out.println(user);
}
注意,當使用方法注解@Bean
的時候,Bean 對象的默認名稱就是其 添加到 Spring 容器中的方法名。
1.4.2 Bean 對象重命名
如果直接使用方法名作為 Bean 對象的名稱,例如getUser
就顯得非常的不合理,因此往往需要對 Bean 進行改名操作。但查看@Bean
源碼的時候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其中的name
或 value
屬性是一個數(shù)組,那么就意味著可以一個 Bean 對象取多個名稱。
例如:
此時,可通過這兩個名稱,獲取該 Bean 對象,發(fā)現(xiàn)它們是同一個 Bean: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對 Bean 進行了重命名,則原來默認的方法名就失效了。
二、使用注解獲取 Bean 對象
2.1 Bean 對象通過注解獲取的方法
獲取 Bean 對象也叫做對象裝配
,即把對象取出來放到某個類當中,同時也叫做對象注入
。
對象注入的實現(xiàn)方式有以下三種:
-
屬性注入:屬性注入是通過在屬性上使用注解實現(xiàn)的。常見的注解有
@Autowired
和@Resource
。屬性注入是在 Bean 對象的屬性上直接進行注入,不需要提供setter
方法。 -
Setter
注入:Setter
注入是通過在 Bean 對象的setter
方法上使用注解實現(xiàn)的。這種注入方式是在調(diào)用 Bean 的setter
方法時,將依賴對象作為參數(shù)傳入。 -
構造方法注入:構造方法注入是通過在 Bean 對象的構造方法上使用注解實現(xiàn)的。這種注入方式是在創(chuàng)建 Bean 對象的時候,通過構造方法參數(shù)傳入依賴對象。
2.2 三種注入方法的使用
下?按照實際開發(fā)中的模式,將 Service 類注入到 Controller 類中,然后通過 main
方法獲取 Controller 中的 Bean 對象。
首先創(chuàng)建一個 UserService
類和 UserController
類:
@Service
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{public void sayHi(){System.out.println("hi, userService.");}
}
2.2.1 屬性注入
@Controller
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{// 1. 屬性注入@Autowired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;public void sayHi(){System.out.println("do userController sayHi().");userService.sayHi();}
}
2.2.2 Setter 注入
@Controller
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{// 2. setter 注入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;@Autowiredpublic void setUserService(UserService userService) {this.userService = userService;}public void sayHi(){System.out.println("do userController sayHi().");userService.sayHi();}
}
2.2.3 構造方法注入
@Controller
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{// 3. 構造方法注入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;// @Autowiredpublic UserController(UserService userService) {this.userService = userService;}public void sayHi(){System.out.println("do userController sayHi().");userService.sayHi();}
}
注意,如果此時只有一個構造方法,則@Autowired
可以省略。
2.3 三種注入方法的優(yōu)缺點
屬性注入
- 優(yōu)點:簡潔,代碼量少,適合對屬性直接注入的情況;
- 缺點:
- 對于必須注入的屬性,如果沒有找到匹配的Bean,會導致運行時錯誤;
- 兼容不好,只能用于 IoC 容器;
- 沒辦法實現(xiàn)
finally
修飾的變量實現(xiàn)注入; - 過于簡單,容易違背單一設計原則。
Setter注入:
-
優(yōu)點:符合單一設計原則,每個方法只能傳遞一個對象。
-
缺點:
- 沒辦法實現(xiàn)
finally
修飾的變量實現(xiàn)注入; - 使用 Setter 注入的對象可能會被修改。
- 沒辦法實現(xiàn)
構造方法注入:
-
優(yōu)點:
- 可以實現(xiàn)
finally
修飾的變量實現(xiàn)注入; - 注入的對象不會被改變,即構造方法只能執(zhí)行一次;
- 構造方法注入可以保證注入對象完全被初始化。
- 可以實現(xiàn)
-
缺點:構造方法參數(shù)較多時,代碼顯得冗長。
2.4 @Resource 注入
在進行類注入時,除了可以使用 @Autowired
關鍵字之外,我們還可以使用 @Resource
進行注入,如下代碼所示:
屬性注入:
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{// 1. 屬性注入@Resource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;public void sayHi(){System.out.println("do userController sayHi().");userService.sayHi();}
}
Setter注入:
@Controller
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{// 2. setter 注入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;@Resourcepublic void setUserService(UserService userService) {this.userService = userService;}public void sayHi(){System.out.println("do userController sayHi().");userService.sayHi();}
}
遺憾的是,@Resource
不支持構造方法注入:
2.5 @Autowired 和 @ Resource的區(qū)別
@Autowired
是 Spring 框架提供的注解,而@Resource
是JSR-250規(guī)范提供的注解,但是 Spring 也對其進行了支持。@Autowired
默認按照類型裝配 Bean,如果多個類型匹配,可以配合@Qualifier
注解指定具體的 Bean 名稱。而@Resource
默認按照屬性名進行裝配,可以通過 name 屬性指定具體的 Bean 名稱。@Autowired
是 Spring 的專有注解,更加靈活,功能更強大。@Resource
是標準的 Java 注解,適用于更通用的情況@Autowired
可用于Setter
注入、構造函數(shù)注入和屬性注入,而@Resource
只能用于Setter
注入和屬性注入,不能用于構造函數(shù)注入。
2.6 注入同一類型的多個 @Bean 報錯問題
當存在多個類型相同的 Bean 對象,并且需要通過注解將其注入到其他 Bean 對象中時,如果沒有明確指定注入哪個 Bean,就會導致報錯。
2.6.1 報錯問題
例如,通過 Component 中的 UserBeans
將 User 注入到 Controller 中的 UserController
中。
首先,在UserBeans
使用@Bean
添加兩個 User 對象到 Spring 容器中:
@Controller
public class UserBeans {@Bean(name = {"user1", "u1"})public User getUser1(){User user = new User();user.setUid(1);user.setUsername("張三");user.setPassword("123456");user.setAge(18);return user;}@Bean(name = "user2")public User getUser2(){User user = new User();user.setUid(1);user.setUsername("李四");user.setPassword("123456");user.setAge(18);return user;}
}
在 UserController
中分別使用 @Autowired
和 @Resource
注入獲取 Bean 對象:
@Autowired
:
此時,由于存在兩個相同類型的 Bean 對象,但是其名稱不同,所以使用@Autowired
注解不知道獲取哪個對象。
@Resource
使用@Resource
注解同樣無法判斷獲取哪一個對象。
關于
@Autowired
和@Resource
查找 Bean 對象的順序:
@Autowired
首先按照類型查找,然后再按照名稱查找;@Resource
首先按照名稱查找,然后再按照類型查找。
2.6.2 使用 @Resource(name=“XXX”) 解決
@Controller
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{@Resource(name = "user1")private User user;public void sayHi(){System.out.println("do userController sayHi().");}
}
2.6.3 @Autowired 配合使用 @Qualifier 解決
@Controller
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{@Autowired@Qualifier(value = "user1")private User user;public void sayHi() {System.out.println("do userController sayHi().");}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