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dpress推廣升級vipseo做什么網(wǎng)站賺錢
? ? ? ? 在MATLAB中,普通的二維數(shù)組元素的數(shù)字索引分為雙下標索引和單下標索引。雙下標索引是通過一個二元數(shù)組對來對應元素在矩陣中的行列位置,例如A(2,3)表示矩陣A中第2行第3列的元素。單下標索引的方式是采用列元素優(yōu)先的原則,對m行n列的矩陣按列排序進行重組,成為一維數(shù)組,再取新的一維數(shù)組中元素優(yōu)先位置對應的值作為元素在原矩陣中單下標,例如對于4?4的矩陣,A(7)表示矩陣A中第3行第2列的元素,而A(13)表示矩陣A中第1行第4列的元素。
? ? ? ? 1、矩陣下標訪問單個矩陣元素
? ? ? ? 常用的矩陣索引表達式如下所示。
索引表達式 | 函數(shù)功能 |
A(1) | 將二維矩陣A重組為一維數(shù)組,返回數(shù)組中第一個元素 |
A(:,j) | 返回二維矩陣A中第j列列向量 |
A(i,;) | 返回二維矩陣A中第i行行向量 |
A(:,j:k) | 返回由二維矩陣A中的第j列到第k列列向量組成的子矩陣 |
A(i:k,:) | 返回由二維矩陣A中的第i行到第k行行向量組成的子矩陣 |
A(i:k,j:l) | 返回由二維矩陣A中的第i行到第k行行向量和第j列到第l列列向量的交集組成的子矩陣 |
A(;) | 將矩陣A中每列合并成一個長的列向量 |
A(j:k) | 返回一個行向量,其元素為A(:)中的第j個元素到第k個元素 |
A([j1j2...]) | 返回一個行向量,其中元素為A(:)中的第j1、j2元素 |
A(;,[j1j2...]) | 返回矩陣A的第j1列、第j2列等的列向量 |
A([i1i2...]:,) | 返回矩陣A的第i1行、第i2行等的行向量 |
A([i1i2...],[j1j2...]) | 返回矩陣第i1行、第i2行等和第j1列、第j2列等的元素 |
????????2、線性引用矩陣元素
? ? ? ? 矩陣某一元素的單下標索引值和雙下標索引值之間,可以通過MATLAB內(nèi)部函數(shù)進行轉(zhuǎn)換,其句法形式為:
????????
IND = sub2ind(siz,i,j)
????????其功能為將雙下標索引值變?yōu)閱蜗聵怂饕?#xff0c;其中siz是一個包含兩個元素的數(shù)組,代表了轉(zhuǎn)換矩陣的行列數(shù)將雙下標索引值轉(zhuǎn)換為單下標索引值,其中siz是一個包含兩個元素的數(shù)組,代表轉(zhuǎn)換矩陣的行列數(shù),一般可以直接用size(A)表示,i和j分別是雙下表索引中的行、列值,IND是轉(zhuǎn)換后的單下標索引值。
[I J] = ind2sub(siz,ind)
? ? ? ? 其功能為將單下標索引值轉(zhuǎn)換為雙下標索引值,各變量意義同上。
????????3、訪問多個矩陣元素
? ? ? ? 設(shè)A=magic(4),如果需要計算第4列元素的和,按照前面介紹的方法可以用以下式來實現(xiàn):
A(1,4)+A(2,4)+A(3,4)+A(4,4)
? ? ? ? 在下標表達式里,可以用冒號來表示矩陣的多個元素。例如,A(1:k,j)表示矩陣第j列的前k個元素。利用冒號,第四列的元素和可以更簡單的表達,代碼設(shè)置如下:
sum(A(1:4,4))
? ? ? ? 在MATLAB中提供了一個關(guān)鍵字end,用于表示該維中的最后一個元素,所以上式還可以寫為:
sum(A(:,end))
? ? ? ? 實際上還可以用冒號表示非相鄰的多個元素,例如下面的代碼:
A=1:10
B=A(1:3:10)
? ? ? ? 由上述語句可以得到如下輸出結(jié)果:
A =1 2 3 4 5 6 7 8 9 10B =1 4 7 10